工会之窗

读书使我们快乐

作 者:赵玉金        来 源:藁城养护工区        2018年04月27日

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生活状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两性关系上,道德趋向宽容,自由失去边界,身体成为财富,欲望也不再羞羞答答。“爱情”在许多人那里已经被遗忘,也或者已被物质和“感觉”取代。但它们却有难以抗拒的力量,引领“身体”去追逐现实的享受和满足。这种不好的状态正在日益普遍,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主流景象。

近期读了阎真的《因为女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从头至尾没什么特别曲折离奇的情节,没有悬念丛生的铺垫,一切都显得平稳。描写的女主人公柳依依从19岁上大学到她成家生女后35岁这一段人生的经验与波折。作者笔下的女主角—柳依依,有知识分子的文凭和受教育的经历,可她并不具备知识女性的特质,诸如眼界、品味、勇气和智慧。阅读完小说,我感觉自始至终只读到悲伤,都在表达女人的哀怨和困境。书中的女人柳依依、苗小慧、阿雨等,她们都在哀叹女人的难处,抱怨男人的自私,以及这个世界对女人多么的不公平。试想,如果我们生活中真的只剩下这点悲伤,那只会让你痛苦到失望,失望到绝望,再到厌世,最后走向放纵或堕落直到毁灭。

看完书,我随之而来的困惑是:爱,作为女性生命中最核心的价值和最重要的主题,是不是已经不合时宜?爱情,是不是已经不再意味着责任和忠诚,已经不再永恒,而需要重新定义?当然,我也不能说柳依依的悲剧与这个社会毫无关系,与那些用下半身思考,以人性的自由为幌子引诱女人的男人毫无关系。但是柳依依的犹豫和茫然,她的缺乏成熟的主见和独立的人格,才是真正造成她悲剧的根源所在。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男人,一种女人。组成一个家庭由两个不相识的人,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到一起。当初有爱情,有激情,但当我们激情过去了,青春消逝了,亲情还在,那么幸福依旧在。对于女人,我们可以不漂亮,但决不能没有善良,没有自信,没有品位。自信是女人的根基,品位是女人自身修炼的结果。书籍是女人最好的伴侣,“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话不仅仅只是对男人而言,对女人也同样重要。我想有时读书比美容更重要,美容只是暂时使粗糙的皮肤用激素支撑起来,而读书却是用知识永恒地滋润你的心灵,使你更光亮、更鲜活、更有魅力,使你散发成熟的气息、闪烁饱满的光泽。我们在短暂人生中,百般滋味,余韵绵长,人生的辛劳中包含着许多痛苦,只因有了这些经历才有了闪亮的年华、光辉的业绩。以平淡的心境来享受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这都是人生中最闪亮的经历,也是永恒的回忆。

来吧,我身边的姐妹们都行动起来吧,多读书、读好书,让我们都快乐起来!美丽起来!


( 阅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