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国际减灾日,于我而言不仅是安全警示的“敲钟日”,更是作为高速收费站副站长的“履责日”。当得知抖音平台推出《防灾减灾公开课》,望都站第一时间组织全站员工报名参与,既为补全员知识短板,更想借权威课程之力,将“防灾之弦”深植于管理肌理。七日学习,七重感悟,既照见自身不足,更锚定了“以学促管、以管保安”的实践方向。
学深悟透,以理论之光照亮管理盲区
这套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打造的课程恰似“安全锦囊”,而我尤其关注课程中“宏观体系”与“微观场景”的衔接,从应急管理“安全网”的全局构建,到冰雪、地震等灾害的具体应对,每一课都像一把标尺,丈量着我们日常管理的疏漏。
第六集《地震发生后应该如何应急避险和自救》里,从设备断电保护到司乘疏散路线的细节,更让我反思:此前的应急预案虽全,却更应细化“收费员引导车辆撤离”“后勤组保障通讯”等具体分工,将责任细化到岗、流程明确到人。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防灾管理,正该如此。
知行合一,以闭环管理筑牢安全根基
“学知识易,改习惯难。”我深知“纸上得来终觉浅”,必须推动学习成果向制度、向行动转化。课程期间,望都站发起“三查三改”行动:一查设施隐患;二查操作漏洞;三查意识短板。并利用班前会分享课程金句,将“安全是1,其他是0”的理念融入日常提醒。正如《周易》所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安全管理的“弦”,松不得半分。
星火相传,以共学共践织密防护网络
防灾减灾,从来不是“独角戏”。课程尾声,望都站抖音直播间发起“安全微课堂”活动:将课程精华剪辑成短视频,在粉丝群推送。管理者既要当“领学者”,更要做“传薪人”,我们要让“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从口号变为常态。
“路漫漫其修远兮”,七日学习,是一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场责任的淬炼。作为高速路上的“守关人”,我深知:我们守护的不仅是收费岗亭的方寸之地,更是千万司乘的平安归途。我也将以课程所学为基,以更严的标准抓管理、以更实的举措补短板,让“防灾之盾”更坚固、“应急之剑”更锋利,用责任与担当,为这条连接万家灯火的通途,筑牢最坚实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