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支部书记,参与本次京石公司党支部书记暨党务骨干培训,对我而言既是一次自身党务能力的“系统升级”,更是一次锚定调度领域党建方向、破解支部建设与业务融合难题的“谋篇之旅”。为期数日的培训中,专题授课的理论深度、现场教学的思想温度、实战研讨的实践效度,不仅让我个人对党务工作有了全新认知,更让我清晰了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未来的建设路径。
以纪律为“支部纲领”,筑牢班子与党员的信仰根基。
李海卫书记《坚守纪律之本 筑牢信仰之基 以作风建设新成效助推集团高质量的发展》的课程,让我深刻意识到: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 “神经中枢”的战斗堡垒,24小时保障路网通行效率、处置应急事件的核心使命,决定了支部建设必须把纪律挺在最前面。无论是调度指令的精准传达、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还是支部决策的民主集中、党员行为的规范约束,纪律都是不可逾越的“红线”——这既是党务工作的根本准则,更是调度业务的生命线。作为支部书记,我不仅要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更要牵头构建支部“纪律教育体系”:一方面完善支部纪律监督机制,将调度岗位纪律要求纳入党员评优评先考核清单;另一方面创新开展“纪律微课堂+案例警示会+岗位践诺”系列活动,让每一名党员都明确“调度岗位的纪律性,直接关系司乘出行安全与公司服务形象”,推动纪律规矩从“纸面要求”转化为 “岗位自觉”。
以党史为“支部教材”,激活班子带队伍的奋进动能。
房彩霞老师《从党史中汲取管理智慧 提升干部抓落实的本领》的课程,让我对“历史思维赋能支部建设”有了更贴合调度工作的理解。党的百年奋斗史,本质上是一部在复杂局面中精准判断、高效执行的“组织领导史”——从革命战争时期的战略部署、建设时期的资源调配,到改革时期的攻坚突破,无不体现着 “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组织智慧,这与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统筹数据、协调联动、应急处置”的核心职责高度契合。作为支部书记,我将把党史学习作为支部班子能力提升、党员队伍建设的核心教材:牵头开展“党史中的组织智慧” 专题学习,组织班子成员从“四渡赤水”的灵活应变中提炼应急调度的组织策略,从“两弹一星”的协同攻坚中总结技术班组的协作方法;同时推动党史学习与班组建设结合,让党员骨干在分享中带动群众,将红色智慧转化为支部带队伍、促业务的“引擎”。
以实战为“支部考题”,破解党业融合的关键难题。
贾宏强老师的“特色党建活动体系设计与实施”与“党业融合实战案例研讨”,精准击中了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建设的 “痛点”——如何避免党建与“数据监测、应急调度、智慧服务”等核心业务“两张皮”?课程中“党建+项目攻坚”的案例让我深受启发,作为支部书记,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将项目进度、调度效率、服务质量作为检验支部工作的重要标准。
马龙照老师关于“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的授课,也为支部工作敲响警钟。作为对外服务的“窗口”支部,支部将设立“党员舆情响应岗”,明确班子成员、普通党员的舆情处置职责,把舆情处置流程纳入支部党务工作清单,确保“舆情早发现、党员早介入、问题早解决”,让支部成为提升调度服务质量的“保障网”。
以传承为“支部基因”,厚植队伍的红色底色。
走进双清别墅、香山革命纪念馆和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最让我触动的,是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依然坚守的 “精准判断、高效执行” 的工作作风——这与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分秒必争、精准调度”的工作要求高度契合。看着毛泽东同志指挥渡江战役的电报手稿,我不禁联想到支部党员在调度大厅紧盯屏幕、实时处置路况的场景:当年先辈们靠电报指挥千军万马,如今我们靠数字化平台保障万千司乘,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作为支部书记,我将把红色教育作为支部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红色基地+调度现场”联动学习模式:组织班子成员带头重走红色足迹,再结合调度工作开展“初心使命”专题研讨;同时在调度大厅设立“红色文化角”,展示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与支部党员的服务事迹,让红色基因融入支部血脉、扎根党员心中。
以行动为“支部答卷”,扛起数字化转型的使命担当.
当前,京石公司正处在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作为“核心战场”的战斗堡垒,肩负着重要使命。本次培训不是终点,而是支部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起点。作为支部书记,我将带领班子成员从三方面践行学习成果:一是强化班子引领,把支部党课开在调度班组、理论学习落在工作一线,让班子成员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二是深化支部建设,以“党员攻坚组”“党员示范岗”为抓手,推动支部工作与“智能调度、应急处置、服务提升”同频共振;三是严抓纪律作风,把纪律教育与调度工作纪律紧密结合,确保支部每一项决策合规、每一名党员履职到位。
我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团结带领智慧调度中心党支部全体党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以“精准调度、服务为民”的实绩,为京石公司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支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