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石文化

【安全文化】安全协奏曲——五线谱上的生命交响

作 者:贾晨阳        来 源:藁城北站        2025年07月21日

在办公室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本特殊的五线谱“日记”。泛黄的纸页上,没有跳动的音符,却记录着我与同事们共同谱写安全乐章的点点滴滴。对我而言,安全生产就像一首宏大的协奏曲,而这本“日记”,便是我们创作、演奏这首曲子的见证。

认知觉醒,从被动到主动的变奏

起初,我总把安全工作当作例行公事的“伴奏”。总觉得安全离我很远,直到那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刺耳的刹车声与撞击声,像一记重锤,打破了我对安全的轻视。一辆小轿车因视线受阻,在收费车道与前车追尾,司机被困车内。老班长在混乱中大喊:“先疏散车辆!快拿反光锥!”沙哑的声音却显得格外响亮。那一刻,也让我明白:安全不是纸上谈兵,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成为致命的休止符——安全生产,容不得半点侥幸。

那之后,收费站开始对安全工作进行全面“升级”。将枯燥的安全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让员工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安全隐患的危害和正确应对的方法。就像指挥家调整乐团的演奏节奏,不断优化培训流程和内容。将设备操作规范、应急处置流程等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比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被总结为“一提二拔三握四压”,简单易记。大家逐渐将这些安全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的“本能”,就像熟练的乐手演奏熟悉的曲目,当每个员工都能找准自己的音符,安全的乐章才能和谐奏响。这正是大家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变奏”,安全意识正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技能提升,应急演练的实战节奏

安全光有意识还不够,更需要精准的“演奏”技能。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注重团队协作,培养默契。实景演练便是最好的舞台,模拟站区起火、设备故障等各种突发场景。在一场场“沉浸式”的演练中,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乐谱”, 收费员负责引导车辆、疏散人员,安全员迅速开展救援,办公室人员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并做好信息传递。通过一次次的演练,大家的配合越来越默契,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曾经在事故中慌乱无措的我们,如今已能像专业乐团演奏高难度曲目一样,冷静、高效地处理各种安全事件。

文化浸润,安全音符的共鸣

安全文化的建设,让安全生产真正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收费站鼓励员工用绘画、短视频、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安全的理解。收费员创作的安全主题漫画,以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了日常工作中的安全细节;食堂厨师编写的《厨房安全顺口溜》,让安全知识变得通俗易懂。这些充满创意的作品,如同五线谱上的装饰音,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涵。

预防为主,隐患排查的休止符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员工每发现一处隐患、提出一条建议,都能获得相应奖励。这一举措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在收费站的各个角落,都能看到员工主动排查隐患的身影。这些来自一线的“音符”,汇聚成了安全生产的主旋律。如今,走进收费站,安全标语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变成了温暖的提醒;安全培训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充满趣味的学习;安全检查不再是形式化的走过场,而是深入细致的排查。安全,已经融入到我们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成为全体员工的共同追求。 

安全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群人的接力;不是一时的行动,而是永恒的追求。安全生产是一曲没有终章的协奏曲,从个体意识的觉醒,到群体能力的提升,再到文化的浸润与预防机制的完善,每一步都是“治本攻坚”的坚实脚印。而我们,将永远做执着的演奏者,继续以敬畏之心守护每一寸车道,用专业之力筑牢每一道防线,让安全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与行动准则——因为,这不仅是职责,更是对生命的承诺。安康防线,需众人共筑;治本攻坚,需久久为功。让我们携手前行,让安全的阳光照亮每一段高速旅程。

 

( 阅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