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石文化

以党旗为证,让精神之光薪火永续

作 者:肖阳        来 源:望都站        2025年07月09日

当嘉兴南湖的红船穿越百年风雨化作巍巍巨轮,当井冈山的星火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璀璨光芒,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4载波澜壮阔的的奋斗历程。回望这座由理想信念铸就的精神丰碑,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从百年党史的深厚积淀中汲取智慧。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唯有将个人理想熔铸于民族复兴的时代洪流,方能让信仰之光照亮前行的道路,续写精神传承与创新交相辉映的壮丽篇章。

翻开百年党史,每一页都镌刻着信仰的力量。从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呐喊,到年仅28岁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绝笔;从焦裕禄“藤椅破洞”里的公仆本色,到黄文秀将30岁的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一线,这些年轻的生命用热血诠释了何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传承不是简单的历史复述,而是每一代共产党人将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生动实践。在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陈列着半截皮带、一盏马灯、一双草鞋。这些文物背后,是普通战士王承登在长征途中将最后半截皮带煮了充饥的坚韧,是女红军谢志坚带着定情马灯走完长征路的执着。正是这种个体与集体的精神共鸣,使党的精神火种穿越时空而不熄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光荣传统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红色基因不能变,变了就变了质。”这要求我们既要读懂党史中的“大道理”,更要体悟先烈们的“小选择”。

面对数字经济浪潮奔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高速公路新时代的奋斗坐标已从“拼体力、拼汗水”转向“拼智慧、拼知识”。从主线站撤销到ETC全面普及,从机器人应用落地到智慧高速建设,新京石高速十年发展的历程中,广大职工与青年团员以敢为人先的锐气突破传统窠臼,他们将路况直播转化为常态化服务,在数字营销领域开拓新局,用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抢占时代风口。这不仅是技术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精神传承与创新发展的时代注脚。我想当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洪流,当青春智慧对接产业变革需求,党的精神谱系便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青年一代的精神觉醒与创新传承,是党的精神谱系永续发展的活力源泉,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我们以行动铿锵回应历史的叩问,新时代青年完全有能力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民族复兴的赛道上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的:“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这份期许,正化作当代青年破浪前行的磅礴力量。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的新起点,历史赋予了我们新的考题,如何在个体价值多元的今天,让党的精神火炬继续照亮京石高速前行的道路?答案或许就藏在每一位普通党员的日常选择中,是加班加点完成攻坚任务时的坚持,是面对利益诱惑时的定力,是服务司乘时的耐心,是技术创新时的执着。这些看似平凡的选择,正是伟大精神的现代表达。每个岗位都是践行初心使命的考场,每次选择都是检验党性修养的试金石。

中国共产党以104载波澜壮阔的奋斗征程昭示我们,精神之力可跨越岁月长河,信仰之光能穿透历史迷雾,照亮未来征途。当千千万万平凡而伟大的中华儿女,将党的初心使命化作躬身实践的自觉行动;当个体的人生追求与党的奋斗目标同声相应、同向而行,我们便共同谱写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时代新篇,为民族复兴的壮丽史诗注入生生不息的磅礴力量。这既是对党的生日最深情的告白,更是对“听党话、跟党走”最庄重的誓言。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让我们以百年党史为明镜鉴往知来,以新思想为灯塔指引航向,以核心价值观为标尺校准人生坐标。让信仰在真抓实干的土壤中扎根生长,让精神在守正创新的实践中绽放异彩,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光与梦想。

( 阅读: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