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书柜里,珍藏着一本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北京新华印刷厂1970年11月第9次印刷的《毛泽东选集》(一卷本)。那是父亲留给我的精神食粮,是我视若珍宝的红色经典书籍。
已经记不起这本书是如何被我发现的。印象深刻的是,我看到了这本书,看到了书籍最后一页左下角清晰地盖着父亲的姓名章。于是,我理所当然地把这本书据为己有,只因为我喜欢。父亲冲我淡淡地一笑说,“送给你了,自己留着用吧!”。
读初中的时候,从课本中读到了《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认识了白求恩、张思德。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国际共产主义精神所感动,暗下决心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被“为人民利益而死的”的中共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所感动,他的死比泰山还重,是人生价值的延续,更是崇高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传承,值得被世人所敬仰和铭记;愚公移山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像冲锋的号角,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闲暇时刻,喜欢独处一隅,静静地打开属于自己的红色经典书籍。对照着目录寻找,翻到那些曾经在课本中读过的经典名篇。于字里行间静静地品读,用心体会着文章缜密的思维、辩证的逻辑、科学的推理、清晰的条理、严谨的用词,心中升腾着豪情、激情、敬仰之情……这种情感,是对文章中人物角色的崇拜、钦佩,是对作者妙手著文章的羡慕、敬仰,是对作者生动而犀利文笔的欣赏、陶醉与渴望。
因为这种情感,在经年累月的日子里,习惯于翻阅书中其它文章,《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不同时期的著述,虽然主题不同,风格不同,但是为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胜利,为了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不断研究和探索、不断总结和思考、不断呼吁和引导的强烈情怀是相同的,是炽热的。每一篇文章犹如冰山上的雪莲,让中华民族在寒风凄雨中看到了天边的彩霞,感受着希望之光的万丈光芒与勃勃生机;每一篇文章恰似夜空里最亮的明星,又如指引海上航行的灯塔,熠熠生辉,让中国人民眼前一亮,看到了民族的希望,认准了前行的方向,找到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每一篇文章如同时代大潮中的弄潮儿,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为时代沉思,为劳苦大众呐喊;每一篇文章更似金戈铁马闻征鼓,疾驰疆场启新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强奋斗、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父亲留给我的《毛泽东选集》,就这样不经意间走进了我的童年,陪伴我走过了青春年华,鼓励我走上了工作岗位,融入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为我的人生旅途加油助力、掌舵领航,成为我人生路上的良师益友。面对艰难困境时的坚毅执着,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沉着冷静,面对喜怒哀乐时的从容淡定,面对新事物新情况时的勇往直前……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总能看到红宝书的影子,那是红宝书教给我对待人生百态应有的模样。
如今,书店里已有过无数不同版本的《毛泽东选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飞速发展而形成的不同时期的理论文献更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而我更爱我手中这本《毛泽东选集》,视若珍宝。它将陪伴着我一直走向人生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