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促发展 党员先锋显担当

在京石公司推进能源转型、服务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中,共产党员王彦军始终以奋斗者的姿态,锐意进取、砥砺前行,手握奋斗之笔,大胆谋划、精心描绘、凝聚合力,更带动身边一批党员职工勇挑重担,用非凡的智慧和能力共同绘就路衍产业蓬勃发展新篇章!

一、亮身份:创新突围、智慧充电港项目“破土而出”

2020年路衍产业中心成立以来,作为中心工作的“一把手”,党员干部的“带头人”,王彦军始终发扬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中心职工,在各项业务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但要想路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开辟新赛道、培育新业态势在必行。

王彦军同志始终牢记党员使命,彰显党员本色,主动担当作为,在集团公司创新创效精神指引下,以战略性眼光瞄准国家“双碳”目标,聚焦“交通+能源”融合发展方向。他深知项目推进离不开团队力量,于是带动党员卢彦锋、青年骨干唐庆生、杨飞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多次赴高校、科研院所和头部企业调研考察,引入智慧资源,共同制定技术方案。经过3个月的钻研,基于源网荷储充放协同创新技术的高速公路智慧充电港科研项目应运而生。

该项目计划在京石高速沿线14个站口闲置空地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并将保定站作为光储充一体化试点进行运用及推广,探索“近零碳”站区运行模式。有效促进京石沿线地域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而在这一过程中,卢彦锋、杨飞等同志也从新能源领域的“门外汉”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二、亮形象:躬身力行、智慧充电港项目“拔节生长”

2024年11月,智慧充电港项目开工建设的“发令枪”正式打响,路衍产业中心党支部迅速组建党员先锋队,王彦军任队长,以“满弓”姿态,开局起跑。作为河北省首个在高速公路全线站点布局新能源充电站的项目,没有前人经验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各地政策制约,手续办理受阻、施工现场分散,管理难度增大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王彦军深知,项目建设决不能“纸上谈兵”,只有躬身力行,才能快速破解难题,更要带动团队一同攻坚克难。项目前期手续办理受阻时,他带领积极分子杨飞负责跟进项目手续跑办工作,严格设定工作节点,自己则全程协调高速交警、路政、发改委、审批局等十余个地方部门,最终顺利办理所有施工手续,保障项目按时开工建设,杨飞也练就了“高效沟通”的硬本领;在面对极端罕见的大风天气及强降雨时,他带领党员卢彦锋等同志迅速部署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小组,亲自顶风冒雨对沿线各施工站点进行巡查,冯雄伟则主动承担起施工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两人在泥泞中连续奋战,用实干担当筑牢施工现场的安全屏障,团队里的年轻职工看到党员同志冲锋在前,也纷纷主动加入应急队伍......

在项目建设的每个场景中,都能看到王彦军带领党员先锋队及职工们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的身影。真正做到了把办公室设在现场,把办公桌搬到一线,把党员形象亮在了最艰苦的地方,用汗水和拼搏全力跑出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三、亮品牌:精准把关、智慧充电港项目结出“丰硕果实”

经过王彦军及项目团队的通力合作、勠力攻坚,智慧充电港项目进入收官阶段,也到了亮出京石品质、京石品牌的关键时期。唯有质量过硬、经得起群众考验才能成为真正的标杆项目。

王彦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追求卓越的先锋精神,把质量管控视为项目建设的生命线,带动党员同志对项目关键节点、隐蔽工程进行高频次、无死角的巡查抽检,不放过任何细微瑕疵;他积极对接北京交通大学,推进项目科研工作,带领技术团队针对项目建设中的技术难点反复研究论证,确保项目技术领先与安全可靠;同时根据集团工作要求,组织党员骨干及技术能手开展《高速公路收费站口光储充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编制工作,为集团后续开展电动汽车充电站规范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从蓝图绘就到实景呈现,智慧充电港项目处处党旗飘扬,王彦军带领党员先锋队及职工们,以“唯事必精、唯旗必夺”的决心和意志,力争将智慧充电港项目打造成经得起检验、赢得了口碑的标志性精品工程,使之成为京石公司闪亮的品牌名片。

王彦军同志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深刻内涵。在路衍产业培育壮大的关键时期,破局开新、率先垂范,不仅自身亮出了共产党员攻坚克难的身份担当、无私奉献的先锋形象和精益求精的优质品牌,更带动身边一批职工成长成才,共同为项目推进贡献力量。他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无比热忱,在京石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镌刻下了属于奋斗者的辉煌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