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工程养护部:“心路”养护团队

十年来,工程养护部秉持“心路”理念,精益求精,努力追逐着各项养护工作臻于至善。从精益建设标准化养护工区到圆满完成每一次“国检”,从全省标准化养护试点到成为养护示范路标杆,从砥砺创新研发成功国家级工法新型桥梁支座脱空病害处理技术到建设河北省第一个智能养护试点,从战胜百年一遇的洪水到靖除几十年一遇的冰雪,工程养护部带领全体养护人员用使命、担当和专业精神一次次推高安畅指数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心在路上”的深情养好一条高速路,以“路在心中”的厚意全力保障京畿动脉的安全畅通。

一、精益养护,在厚积薄发中跨跃提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年来,京石养护人建成了标准化养护工区,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养流程再造,有力提升了高速公路管养水平。厚积薄发,京石养护人在日常养护方面积极开展预防性养护,突出“超前”“治早、治小、治好”原则,以路面指标提升为抓手,行车舒适性为目标,以桥梁“三查”为纽带,全面做好各项养护工作;在专项工程方面坚持“抢时间、保进度、提质量、促安全”,全面分析、综合研判,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工艺流程,质量体系标准组织施工,强化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环保控制能力,高质量打造养护精品工程;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将责任落实到人,加强对日常养护承包单位的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对安全生产要求、人员要求、投入设备要求、保险要求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管理要求,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每天按照安排实施的日常养护项目进行切实可行的“岗前三分钟教育”,并将公司的“双控机制”安全生产风险隐患辩识和隐患排查治理纳入到对承包商的管理中,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确定检查内容,突出检查重点,明确任务分工,保证安全检查工作的严肃性、实效性,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均督促整改落实,切实保证京石路的安全畅通。

从2015年第一次“国检”到2024年“国检”的结束,每一次国检都是一次“大考”,面对考卷,京石人以艰苦奋斗的浓墨,书写出了优异的成绩! 

二、务实管理,在润物无声中树立标杆

十年来,在京石养护人的共同努力下,京石路始终保持着良好的路况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正是这样的默默付出,才筑就了养护示范路:2018年,省厅及交投集团在京石路开展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要求河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和河北交投集团各选择一条高速创建示范路,以点带面,推动全省高速公路养护再上新台阶。6月19日河北交投集团发文,安排京石高速创建养护管理示范路; 8月17日发布了相应的“工程养护实施细则”“工作任务明细表”。2019年1月15日至16日,厅公路局组织业内管理人员和专家对养护示范路创建活动进行验收。验收组从创建活动要求的7个方面19项指标进行验收。1月31日,厅公路局发布验收通报京石示范路段在路况水平、通行能力、标准化管理、安全水平、出行服务、路域环境、创新应用7个方面19项创建要求,全部通过验收。其中路面技术状况指数和优等路率等指标均大于创建要求,并高于其他参检路段。

三、砥砺创新,在革故鼎新中脱胎换骨

在桥梁养护方面,曾有一个业界普遍的难点问题,那就是桥梁支座脱空问题。桥梁一旦出现支座脱空病害,其传递上部结构荷载及顺应梁体变形的功能将逐渐下降甚至丧失,这将直接影响桥梁结构的受力安全。当时,国内尚无解决支座脱空的统一方法,

为此,京石公司养护人加强引领、广泛发动,在创新创效良好氛围加持下,研发出新的解决方案——“新型桥梁支座脱空病害处理技术”,该技术基于专用顶升设备,楔形板和压力读数装置等部件的配合使用可有效保证顶升质量,缩小顶升范围,加快施工速度和降低施工成本。该项技术仅在支座脱空部位进行局部顶升便可实现脱空病害的治理,使原来支座脱空处治费用由60000元降低至2000元,每处可节省58000元。该技术被确定为2020年国家级工法,形成了国家级工法、专利、课题三位一体的技术应用体系。该技术已在京石公司推广应用,累计降本增效556.8万余元。

除此之外,在养护创新的路上,京石养护人从来不曾停歇。以“建设创新驱动型高速公路”为目标,在确保重点项目创新取得突破的基础上,日常工作中的小改小革也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公司申请国家专利6项,被确定为国家级工法1项,养护创新创效项目81个,实现创新创效金额2300余万元,其中7项创新成果入选交投集团创新推广目录,公司已被集团连续  5 年评为创新创效先进单位,不论是创新数量还是创效金额,在交投集团都处于领先位置,持续坐稳交投集团创新创效工作的领头雁、排头兵,有效呼应了交投集团“二次创业”、“提质增效”部署,为降本增效和转型升级,深挖管理潜能提供了重要经验。

四、数智改革,在新质发展中勇立潮头

十年的沿革,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改革发展的关键一环,面对新形势、新发展理念,京石公司倾力打造河北省交通系统内第一个智能养护试点。

以数据做支撑,打造BIM+GIS一张图,构建高速公路资产数据底座。

以平台为基础,完成了智能养护管理平台的研发、测试与部署工作,实现了养护业务管理、养护物资管理、养护工程过程管理、路面养护决策分析、养护安全监管等功能的全面建设上线。

以技术成果为依托,完成智慧锥桶等智能养护装备的方案编制与研发调试工作。

以软硬件为着力点,搭建了支撑数据存储、分析及应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提供稳定的运行环境。

实践证明,智慧化养护对维护道路安全,提高养护效率和质量,降低人为错误、人工成本、安全风险至关重要。京石公司勇于探索,迎难而上,目前累计完成相关科研投入1300万元。

在新质生产力发展面前,京石养护人没有退缩,持续不断地创新、优化、改进,为京石公司深根主业、提档升级创造了契机。

五、抢险保畅,在雨雪交夹中站稳脚步

2016年7月19至20日,近20年来京石路面临的最强一次降雨“719”暴雨,面对大暴雨侵袭,京石养护人坚守岗位、连续奋战,捍卫了京石路的安全。借此契机,在藁城工区开展水毁修复的练兵比武,有效提升了京石养护板块整体应急处突的能力,积累了处治水毁的宝贵经验。

2019年,根据交投集团保定区域集约化管理的需要,京石公司主动发扬集体奉献精神,担当作为,承担起建立应急物资库的重任,投资160余万元,采购了贝雷片(桁架)钢桥。贝雷片(桁架)钢桥可以实现两种主要功能,一是桥梁支护,当空心板或实心板梁桥出现单板受力等病害时,利用贝雷片(桁架)做加强桥梁安全支护,最大可支护15排(按跨径25m,高6m);二是装配式钢桥,可用于应急临时便桥,可组合两座装配式钢桥实现最大50m的桥长(按跨径为1*25m、宽4m)。贝雷片(桁架)钢桥为应对路基、路面、桥涵等重点位置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提供了有力支持,达到了“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目的。

2023年7月,台风“杜苏芮”造成京津冀地区极端降水,在此危难关头,京石养护人立即成立了党员突击队,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昼夜奋战抢通抢险,化解沙河特大桥下险情。京石养护人抗洪抢险救灾的事迹被河北电视台、长城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闻“汛”而动,向“险”而行。2023年12月10日起,京石高速沿线迎来入冬首场强降雪,降雪最厚处达20厘米。面临着异常严峻的除雪形势,养护人披坚执锐,以雪为令,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警和响应。各工区奋勇争先,发扬“赛马比拼”精神,随下随清;京石公司除雪工作得到交投集团通报表扬。

12月13日,强降雪携低温天气再度袭来。养护人超前预判、科学研判、除雪攻坚,一项项行动有条不紊。本轮降雪,京石路封路时长同比减少43%,增收479万元。

12月16日,省委书记倪岳峰同公司党委书记王晓娜视频连线,对京石公司除雪保畅中超前部署、科学研判、快速响应、实施发布路况信息等保通保畅措施给予高度赞誉。

2024年农历大年初一,倪岳峰书记、王正谱省长到公司藁城养护工区进行养护保畅工作调研,对京石公司在春节期间提前研判道路状况,超前准备各项物资设备、充分做好人员备勤备岗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心在路上,路在心中。十年来,京石养护人身体力行,保通保畅,为通勤民生保驾护航,体现了京石路作为河北第一路、政治路、形象路的行业风范和深厚的精神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