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紧邻京石高速K135出入口处的保定市七一东路3162号,几栋米白色的大楼浑然一体,向过往行人绽放着淡雅洁净的美。在这里,一支由京石高速收费、养护、指挥调度岗位员工组成的团队,以培育发展教育培训新业态为己任,从“零”起步,开拓创新、勇闯市场,几乎每天都吸引着几十甚至上百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学习、交流、研讨……这里正是京石高速教育培训中心所在地,是京石高速教育培训新业态发源地和主阵地。
巧借“旧巢”筑“新巢”
走进教育培训中心院区,酒店、培训教室、公共安全体验馆等大楼映入眼帘,大楼的使用功能显而易见。谁能想到,五年前的这里,却是原京石高速保定指挥调度中心、保定养护工区以及高速路政保定大队等几家单位集中办公的地方。
2019年底,全国高速公路实行联网收费,大量的收费人员需要重新安置。面对新挑战,京石公司提出“高速+新能源+闲置资源开发+绿植苗圃+教育培训+仓储物流”的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狠抓闲置资源、存量资产整合利用。在此背景下,通过机构改革、站区合并或易地搬迁等措施,京石公司腾空原保定指挥调度中心和保定养护工区等几家单位场院,着手筹备设立教育培训中心。同步需要完成对原有建筑功能的提升改造。
对原有建筑进行功能再造绝非易事,更何况在当时的京石公司乃至河北交通投资集团(以下简称交投集团)都无此先例。从项目论证、审批,到技术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地震、消防、加装电梯等其他设计方案的形成、审批,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参考,没有既有的经验可以借鉴。项目前期和建设期,又遇世纪疫情在全国暴发、新的《河北省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试行)》施行、驻地个别村民阻工等各种不利因素叠加。压力大,困难多,任务重。
2019年11月7日,以杨涛为组长的教育培训中心推进筹备小组成立,筹备工作随即启动。筹备小组全面查阅国家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高速公路培训需求等信息,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数十次到周边企业走访调查,摸底市场行情,分析预测投资收益;与专业人员共同研究、反复修改项目技术方案。几易其稿,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
2020年6月3日,京石公司董事会批准项目投资和机构设置;6月10日,京石公司设立教育培训中心;6月17日,京石公司设立教育培训中心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管理部。
提升改造项目涉及院区内约2600平方米办公楼、约400平方米监控室、约450平方米养护库房等5座单体建筑的改造。此时,尚有原保定指挥调度中心稽查人员、机电设备人员和高速路政保定大队工作人员等50余人在院区办公。腾空这些建筑物,物品需要择地存放,人员必须易地安置。由筹备初期的4人扩大到9人的教育培训中心团队,统筹规划,在保证员工工作、生活两不误的情况下,先后完成办公场所搬迁、平房修缮、简易房搭建等单项工程,使待入住的建筑物达到办公、住宿标准。2020年11月初,所有人员得到妥善易地安置;12月底,5座单体建筑内的设备设施全部搬迁,楼内物品清理完毕。
2020年至2021年,受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影响,很多线下业务按下“暂停键”。项目管理部不等不靠,转战网上协办、专人盯办,相继完成技术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消防专项审图,主楼抗震检测和施工单位招标文件编制、报审、招投标等一系列工作。2021年5月19日,施工单位进场施工。面对因疫情影响导致的招工难、施工难、进货难等困难,项目管理部倒排工期,严格管控施工进度关、施工质量关和施工安全关,高效推进施工。
2021年底,教育培训中心提升改造工程顺利竣工。5座单体建筑实现功能再造;在西院闲置土地上建起停车场、绿化游园、室外运动场;场院达到“七通一平”,解决了准入经营的第一个“瓶颈”。房建及场院资源旧貌换新颜,使用功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后的几年里,教育培训中心超前谋划,统筹推进,相继完成绿化提升、院区附属设施维修、院区附属设施提升改造、综合业务楼等配套工程。
如今,教育培训中心建有可同时容纳约20-300人的会议室7个,并拥有河北省高速公路系统乃至保定区域首个公共安全体验馆、可同时供200人用餐的培训餐厅、室内体育场馆、室外网球场和小型足球场等配套设施,配套功能更加优化完善,基本实现场院资源效益最大化。
转变思维闯市场
开弓没有回头箭!”杨涛在教育培训中心推进筹备小组首次会议上的一句提醒,使每一名筹备小组成员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从筹建之初,筹备小组就迅速完成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者向市场化企业创业者的角色转换和市场化思维转变,主动参与京石公司内部培训,踏上开发教育培训业务新征程。
2019年11月21日,京石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四体系宣贯暨一把手管理培训在高碑店举行,筹备小组全体成员赶赴培训现场,从选择培训场地、师资、费用到组织实施全过程进行全面了解,正式介入京石公司内部培训。
2020年1月24日,全国暴发疫情,打乱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2月18日,杨涛召集筹备小组会议指出:“要提前考虑、提前准备培训工作的承办。”4月7日,他再次强调:“与运营养护工作性质不同,要具备开拓精神,转变思维,跟上节奏,在摸索中前进,一手抓项目前期,一手抓培训业务,马上启动市场开发。”
2020年4月24日,教育培训中心通过疫情期间国家通用的线上教学网络视频端口,搭建线上培训平台,助力“ETC费显点亮”工程,是教育培训中心线上培训模式的首次尝试。
从2020年至2021年底, 教育培训中心又尝试搭建直播间,开拓培训服务新模式。同时,成功承办10余次线下培训。2021年“五一”前夕,抢抓京德高速、雄安荣乌高速计划年底前开通的商机,主动出击,反复沟通,分别在霸州、保定承办近250人的员工岗前培训,标志着教育培训中心正式跳出京石高速,成功打开交投集团二级公司培训市场。
自2022年初投入试运营以来的近半年时间里,教育培训中心几乎处于线下业务空档期。如何把业务空档期转化为业务蓄能期,把受疫情冲击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成为教育培训中心管理层思考的首要问题。
以杨涛为代表的领导班子多次召开会议,为推进业务问诊把脉、做决策、定措施、促落实。业务人员主动对接客户,调整优化培训执行计划;设计具有高速特色的优质课程;行政后勤管理人员探索实施购买专业团队餐饮服务改革;配合完成京石公司首次内部共享员工储备,充实培训队伍;优化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标准,提升服务品质……
进入7月,省内疫情形势缓和。“可以主动联系临近高速路段的兄弟单位参加培训。”京石公司唐尔良总经理为教育培训中心扩大首个业务定单指路。在交投集团的大力支持和京石公司领导的积极指导下,教育培训中心主动对接临近的高速公路公司,保津、保阜高速公路公司快速响应,组成参训队伍。7月11日至12日,来自京石、保津、保阜三家高速公路公司的百余名管理人员齐聚教育培训中心,共享培训资源。
面对百余人的培训服务接待,教育培训中心从会议接待、培训组织、多媒体设备保障到住宿餐饮等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周密安排。在教育培训中心班子成员微信群里,杨涛与班子成员商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具体工作,第一时间交流信息。其他班子成员主动作为,重抓落实,带领业务骨干夜以继日地转战在培训教室、会议室、办公室等不同场所,与授课老师沟通协调培训细节;配合酒店办理入住等手续;准备会议资料,紧盯会场布置细节……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培训中心圆满完成首次百人以上线下培训业务“大考”。此次“大考”是教育培训中心首次尝试集约化培训,为下一步丰富和优化培训产品、承办培训等业务积累了实践经验。
2022年8月18日,河北京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与教育培训中心合署办公。从此,教育培训中心正式步入市场化企业经营大道,开拓教育培训新业态步伐随之加速。
“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与客户反复沟通交流,才能不断优化培训产品设计,留住客户。”分管培训业务的副主任王丽对于开发客户市场、设计培训产品深有感触。在投入运营的近三年时间里,教育培训中心从“家门口”的市场做起,常态化走访兄弟单位和驻地企事业单位,推介培训产品,共同商定培训方案,努力满足每一位客户的合理培训需求。同时,坚持社会协作,与国网冀北电力培训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现代化培训服务;与保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对标全国优质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借巢引凤;组建由大学教授、各领域专家、知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百余名外部师资队伍,储备多品类品牌课程。
2024年,面对因河北高速公路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集约化培训带来的高速路企培训业务分流、交投集团外部市场开发竞争激烈以及自身业务人员不足等新困难、新挑战,教育培训中心再次主动“破圈”,筹备设立雄安业务部,拉来雄安新区第一笔业务订单,打出抢占雄安新区业务市场“组合拳”。
截至目前,教育培训中心已初步形成以教育培训为主体,以管理输出业务、专利产品推广业务、会议衍生广告业务和展商业务、集约化线上培训、档案整理业务、会议服务、网络学院运营维护、房屋租赁、物业管理、酒店经营等关联性业务为重要支撑的业务布局,客户市场涉及交投集团及其二级公司、国资委系统、金融系统、公安系统、地方政府等单位,正在加快构建以交投集团二级公司市场为主体,交投集团系统内部、外部两大市场相互促进的教育培训新业态市场布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经过近五年的创业,教育培训中心从无到有、从业内“小白”到行家里手,始终坚持向市场要出路,用产品赢得客户,坚定不移地奔跑在培育发展教育培训新业态的道路上,成功地闯出一条资源功能再造、业务转型发展的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