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彬《围炉夜话》有言:“用功于内者,必于外无所求;饰美于外者,必其中无所有。”只求饰美于外必致灵魂空虚,用功于内方显人生价值。
用功于内与饰美于外是一对相对的矛盾体,当我们专致于修养内在,难免会留下一些外在的瑕疵;而当我们极力追求“外饰”之美,也必然将导致内在的缺憾。面对用功于内或饰美于外的选择,我想充盈的灵魂比华而无实的外在更加重要。
饰美于外者,常看重功名利禄,着重他人的追捧与夸赞。苦心于经营外在的形象、纠结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最终却往往迷失了自我。正如《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便为了一时的明面借走“千金”的假项链,最后却用整整十年来偿还。饰美于外者,他们往往想极力掌控他们的外在,最后却往往因为内在的空虚与懦弱无知被他们的外在所奴役和驱使,这样的人是着实可悲的。
饰美于外者,常因过度粉饰“外”而留下一腐朽脆弱的内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这些年国家税务部重拳出击,使不少生活在聚光灯下光鲜的艺人其偷税漏税的罪行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让“认真做人”成为空谈。何哉?是只重外饰却不用功于内带来的恶果,若没有高尚的品格与灵魂,又何谈光鲜的外在?
所以,用功于内者,往往谦逊、实干,注重灵魂的洁净,无畏凡俗的争端。用功与内者,是拥有“根治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为他人着想的善良”,是甘心用寒窗苦读收获点滴积累成洪流的成长,是尽管一生默默无闻却扔不改志向的坚守。女子中学校长张桂梅,并无华美的外表,但我们却敬重她为女孩们成长奉献全部的炽热灵魂。用功与内者,是问心无愧,是不计回报的奉献,是真正的人生价值。
当我们有用功于内而塑造的充盈且强大的灵魂,有何惧于“外饰之美”的有无,人的光芒源自于内在,用功于内方显人生价值。